首页

中国女王妖晴s

时间:2025-05-23 13:59:59 作者:民法典施行以来浙江办理民事检察监督案4.9万件 浏览量:33935

  中新网崇左8月6日电 题:广西退役老兵建“拥军之家” 20年扎根社区“富民强边”

  作者 黄令妍

  走进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江南街道沿山社区党委书记、居委会主任黄朝能的家,大门上对联醒目,上联“从军时保家卫国”,下联“退役后富民强边”,横批“爱国拥军”。

  黄朝能是一名退役军人。崇左地处祖国南疆,黄朝能介绍,从小,其所在村子附近就驻扎有部队,他听着军号声长大,最向往的就是军营。1984年底,黄朝能如愿以偿参军入伍。在部队期间,他当了班长,还多次受到连队嘉奖。1987年底,他服役期满退伍回乡。

  虽然脱下了军装,黄朝能对军队、对军人的感情没有减退。2018年开始,他将自家逐步打造成一个“拥军之家”。进入黄朝能家中,客厅是“会议室”,也是退役老兵再就业的“加油站”,有20多名退役老兵在这里经过黄朝能的培训和推荐后,找到了理想的工作。

  厨房则变成了“后勤班”,逢年过节,黄朝能的爱人刘桂芬和村里妇女们在这里大显身手,成百上千的粽子制作好后送到部队。

  左边房间的门额上写着“老兵之家”几个字,展示了其从军、工作经历和所获荣誉。一幅幅生动的拥军照片,给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。右边房间则是“战士宿舍”,按连队战士宿舍的陈设进行布置。所不同的是,房间里有一个“兵器展示”柜,从手枪、步枪、冲锋枪等轻武器,到辽宁舰、歼-20等大国重器的模型一应俱全。

  “我爸从小就崇拜军人,后来又有从军的经历,他对军队、对军人的感情实在是太深了!我们全家都理解他,也支持他。”黄朝能儿子黄桐说。

  几年来,先后有1600名中小学生、适龄青年到黄朝能的“拥军之家”接受了国防教育,当地许多适龄青年受其影响从军报国。如今“拥军之家”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“网红”打卡点,接待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干部、民众。

资料图:黄朝能给学生讲解国防知识。受访者供图

  “昔日军营铸金戈,今朝乡村摆战场。”沿山社区有居民4200多户1万多人,从事社区工作近20年来,土生土长的黄朝能帮助社区居民发展羊、猪、鸡等养殖业,参与推进特色农业示范园重大项目工作建设,完成火龙果、特色蔬菜基地种植数千亩。他还推动几个村屯打造成为集新农村、现代特色农业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生态乡村示范点,不断探寻带领民众致富的路子。

  2018年4月,辖区木排屯污水横流,村民怨气颇大。原来,屯里没有排污管道,100多户村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,日积月累便形成了污染。木排屯位于崇左市自来水厂取水点的上游,如不及时解决排污问题,将会影响全市居民的饮水安全。黄朝能积极奔走,为木排屯饮水水源保护区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争取资金388万元,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。2021年以来,他牵头有关运营商对江南街道沿山路350多户的电线网路乱拉现象进行整改,修复损坏的人行道路,社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。

  针对社区内无主管单位、无物业管理、无人防物防的“三无”小区脏乱差,车辆乱停乱放问题,黄朝能牵头成立小区“自管会”,制定一系列管理办法,小区的卫生清洁、轮岗值勤等日常治理工作逐步进入正轨。如今,居民们欣喜地看到,“三无”小区全都变了样:楼道的墙变白了,庭院里的绿植被剪齐了,有的还装上了健身器材。

  近年来,黄朝能还组织辖区驻军卫生队开展便民义诊活动,免费发放药品;组织社区与部队联合开展道路环境卫生整治活动。

社区联合部队开展便民活动。受访者供图

  “基层老百姓很实在,他们看重的是你能不能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变化。”黄朝能说。他先后荣获广西“优秀党务工作者”、广西“爱国拥军模范”、广西“最美退役军人”等荣誉。(完)

【编辑:张子怡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首个全模块化建设超高压变电站落地浙江金华

用热爱主动“喝墨水”,愿意淌汗水。最大的青春恐慌是本领恐慌,最大的青春挑战是能力挑战,要主动“喝墨水”,以学习增才干。安逸成不了事业,懒惰出不了成绩,投机不属于青年,不能在本该干事的年龄却学会了当甩手掌柜。作为年轻一代,不仅要远离“舒适区”,而且还要“自找苦吃”,苦心孤诣、苦练内功。善于在求真中找不足、在务实中找差距,在深入实际中学习,在干事创业中提升,做到“躺着想事、坐着议事、站着干事”,带着汗水的味道,燃烧只争朝夕的工作热情和冲劲。

北京海淀将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原始创新策源地

“春节前我们做过调查,游客出游意愿高达90%以上。‘诗和远方’已经真正成为了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在戴斌看来,春节假期旅游能够迎来开门红,得益于旅游产品供给变得更加丰富,各地政府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不断增强,为广大游客营造了欢乐祥和、安全有序的旅游消费环境。

商务部:鼓励电商平台在“双十一”期间创新服务场景

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。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族人民人心凝聚、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,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精神文化支撑。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,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弘扬伟大民族精神,深化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、社会主义教育,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,不断构筑中国精神、中国价值、中国力量。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、红色基因传承工程,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,打造具有中华文化底蕴、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、融合现代文明的文艺作品、文博展品和文创产品。以“五个共同”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指引,加强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,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、话语体系、理论体系,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作,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。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,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,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心灵深处。

中非职业教育合作硕果累累(专家解读)

说到“帕金森病”,大部分人脑海中第一印象是一位“手抖”的老人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唐一麟主治医师说,该病最核心的临床症状其实是动作缓慢,比如走路、系纽扣、打鸡蛋等会变得“慢吞吞”。而“抖”不一定是帕金森病,帕金森病也不一定有“抖”的症状。

广交会观察:从消费品到资本品 “中国制造”塑造新优势

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智认为,面对新形势新要求,创新高等教育育人模式是关键。“大学是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,应积极探索育人模式改革,提升科技人才自主培养能力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